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祁门箬坑王氏履和祠

浏览次数:110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履和祠


皖西南祁门,有村曰箬坑。青山环绕,溪水长流。居此多王氏,新安琅琊,思谅公裔也。过乡镇府门前马路,顺巷道逆溪而上不过百米,藏风得水,法天象地。占此风水者“履和祠”也。屈指数来,距始祠,盖六百年矣。

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璧公14世文保公,由山口迁环溪,秩下五世德全公(生于元泰定乙丑,公元1325年),履祭祖敬宗之责,和敦亲睦族之事。于元末明初,输资创建“履和祠”。

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因“履和祠”年代久远,族人倡议,原址新建,仲冬月完工。

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履和祠”遭蚁灾,毁于一旦族人合力,原址复修。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再受蚁害、霉蚀,弃其旧而重修,五月动工,十月落成。

公元1973年,“破四旧,立四新”,“履和祠”改建成“大会堂”。砖雕木刻,祖宗灵牌,付之一炬“五凤楼”门亭等始祠文物荡然无存。世纪之交,“履和祠”,残墙破壁、瓦砾成堆。族人几度动议,都未遂人愿,复修无果而终。

公元2012年春,族人相谋,原址重建。有康华者向上争得古迹恢复资金2万元。同年5月中旬动工,举洪修为首,荐德祯职佐。进和、承一、受财、德寿、郝胜利、红盛、王蕾、武平等竭力相匡。材料物资、工时劳务,先行预算。自愿捐助,按丁分摊。扛其最重者华国也。洪修、国锋,华龙,薛汉兴,红盛、新华,进和、受益、德修等慷慨解囊。村中族人,责无旁贷。族中长者,多有张罗。

“履和祠”动工重建,历时600余天,共耗资人民币45万元,2013(癸巳)年12月中旬竣工。

美丽箬坑,人文盛景,银蛇起舞,祠堂告竣;岁在戊戌,藏书续谱,孝悌之家,再行善举;功在当代,利泽千秋。余乐其志有成,歌而记之。

祁山苍苍,溪水泱泱。仁孝之举,山高水长。仰列祖之功绩,弘琅琊之家声,承先志而知祖其佑之。修祠续谱,永吉恒昌!

新安琅琊思聪公裔 敬德(子文)谨撰

公元2018年岁在戊戌季冬于武汉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