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门中之龙象 比丘中之博知 ——释可成法师传
释门中之龙象,比丘中之博知
——释可成法师传
释可成(1889--1932)字大杲(音同稿),俗家名王长福,江苏省镇江大路镇王巷里人,润东崇贤里王氏孝悌分支三十一世孙。天资聪灵,佛缘慧根!十二岁便有意投身镇江鹤林寺,要求削发为僧,被家人阻止。但其志已决,遂受剃度于乡村灵鹫寺。十六岁受具足大戒于句容宝华山寺,二十三岁至金山江天寺任执事,其时勤读经典、精进不懈,办事练达,历任要职。二十七岁至南京香林寺,受戒于临济宗法脉弥修老和尚座下。次年受香林寺治开大和尚、济南大和尚两大师命,入驻上海玉佛寺住持。
可成出主玉佛寺后,鉴于麦根路的寺址狭小,不敷使用,乃在当时的槟榔路(即现在玉佛寺的地址),由盛宣怀等社会名流捐助,募化得地基十余亩。继而多方募捐,集资重建新寺。建寺工程于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以资金不是一次集得,边募边建,历时十年之久,工程始告竣工。因可成和尚是临济宗法脉,所以命名曰「临济禅寺」。
玉佛寺建造之时,依照镇江金山寺规模,仿宋建筑,其主体有三进,第一进为天王殿,供四大天王、慈氏弥勒菩萨和韦陀尊者;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供三尊金身大佛、诸天及海南观音像;第三进是玉佛楼,楼上供玉佛坐像,高一公尺九,系以整块白玉雕刻而成,玉色晶莹洁净,造形美观,栩栩如生。头部和身上以金带装饰,金带上镶着各色宝石、玛瑙、翡翠等,光彩耀目。两侧靠壁是藏经橱,藏着本照和尚由北京请来的《龙藏》。寺内两庑的建筑,东西配建有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禅堂、功德堂及僧寮等,全寺殿堂楼宇共二百馀间,具备十方丛林的规模。现在的玉佛寺,大致仍具当时的宏伟。玉佛寺建成,在可成住持期间,早晚领众上殿,禅堂平时坐香,仪规严肃;举行禅七、参话头、讲开示,法缘极盛一时。其间他曾请四明山观宗寺的谛闲老法师,到玉佛寺讲经说法,善信听讲者云集。
可成自民国初年到上海,前后近二十年,在这段时间内,上海市的佛教活动,他大都参加。最主要者,如参与中华佛教总会、上海佛教会的筹组成立。事缘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后,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各地兴起寺产兴学之风,寺院受扰者不胜枚举,危及佛教生存。上海佛教僧侣圆瑛、太虚、兴慈、可成,及名流居士王一亭、狄楚青、谢铸陈等,联合江浙佛教缁素,于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四月十二日,在上海觉园召开中国佛教会成立大学,章程中规定其宗旨为「举办慈善公益,普及平民教育,宣传佛教,整理教规」等。主要目的是籍此组织,保护寺院权益。佛教会成立,圆瑛当选会长,可成等当选执行委员。继之于是年六月,佛教人士复成立「上海市佛教会」,可成为主要发起筹组人。
期间可成大和尚还兼任南京香林寺,杭州护国寺,常州天宁寺三寺住持,殚精竭虑大力宣扬佛法,劝化世人为善奉行。终因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召弟子乘真交付以大事,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七月五日圆寂。初建塔于杭州护国寺,1988年复建衣钵于虞山之麓,由继任玉佛寺住持真禅大和尚作铭。
可成法师作为上海佛教总会,中国佛教总会的主要创立奠基人,严守戒律仪规,勤于实践修行,终其一生奉献了中国佛教事业。虽出家为僧,当得知家乡有旱涝灾害,族人有穷困无医时毅然多方募集善款银元数千支援乡亲。俗家族亲因其佛念善恩,后代家谱均记载大师的事迹,永示后昆。
撰文:王红旗 王春明 王川江
-align:right;text-indent:21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