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分类文章

洪村村名秩史

浏览次数:315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洪村村名轶史

金字牌镇洪村,宋代属于福广乡管辖,名为万石里。整个村庄像一个燕窝形。村前赤溪河西岸,地势平坦开阔。村后有百余亩肥沃的土地。由于村子前后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收成又好,为此,得名“万石里”。

 北宋初期,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王璧之孙,思联之长子敬文公,从樵潭迁入万石里(又叫檡墅里或桃花源)。万石里泉甘而肥,草木茂盛,居民鲜少。采于山,美于茹,钓于水,鲜可食。春种秋收,硕果累累。

 王氏家族,谨遵祖训,以孝为先,以德为重,勤俭持家,忠恕仁厚,吃苦耐劳,精耕细作,加之天助蒸民,五谷丰登,故王氏一族,很快就兴旺起来。兴旺起来的王氏在来龙山脚下,建起一座三进大宗祠,按唐朝诗人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意,为祠堂取名“燕来堂”。

 桃源溪自北向南,把村分为两个部分,注入金溪河。富裕起来的王氏,建书舍,盖祠庙,建会馆,先后建起十多座古建筑;并彻底清理村中桃源溪,两边砌起石坝,竖起石栏杆;在溪上架起两座石拱桥。上游取名为“桃源桥”,村口取名为“玉芴桥”。改万石里为“东路王村”。到了南宋中期,王氏家族的兴旺发达,远远超过当时最发达的樵里仰村。而周围石坑、双溪楼及莲花塘的张氏、许氏和吴氏都还没有建村。

 江山自古无定数,南宋末年至元初,战火不断,赋税加重,徭役繁多,百姓食不果腹,生灵涂炭,王氏后裔为了生计开始外迁。泾县后岸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王稼祥先生的先祖,便是从东路王村迁出的。

 元末明初,洪氏均祥,由柏溪乡白塔村迁此居住,为村中洪氏始祖,殁后葬于村前赤溪河南岸上,取名为“蛇形”。从风水上讲,寓意蛇偷吃对面燕窝里的燕卵或幼燕吃,而将王氏族人置之死地。说来也怪,王氏家族从此开始走下坡路,洪氏家族则迅速地发达起来。

 明孝宗弘治三年,洪钟考取进士,后自嘉靖元年(1522)年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百余年间,洪氏家族有十多人为官。发达起来的洪氏开始建祠,可考察整个村,只有来龙山脚下是块最好的风水宝地,但被王氏家族建了燕来堂。于是洪、王两族矛盾加剧,争斗的结果以王氏落败而告终。

 第一步,把洪氏祖宗灵牌搬进王氏宗祠;第二步,把“燕来堂”改名为“大众祠”;第三步,将王氏祖宗灵牌打火堆烧掉。数十年后,王氏宗祠落入洪氏之手,每年春秋两季,王氏连祭祖的权力都没有了。

 到此,洪氏将“东路王村”门楼拆除,跨溪而建“观音亭”和“檡墅里”城门建筑,并把王氏建起来的慈养堂、衍庆堂、南山书舍、松涛书屋等十多座古建筑,加以改造,化为洪氏建筑。随着时间流失,东路王村村名除了王氏宗谱、地方志有所记载外,渐渐被“洪村”所替代了。除了村里老一辈人记起外,村里青年一无所知。

 明末清初,洪氏家族中有少数人,开始向祁门县城迁居。1860年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军来祁门,就住进城里洪遐昌祖上的洪家大屋。洪氏依靠曾国藩势力,前后有30余人为官,洪氏家族势力得到空前膨胀。这时,王氏家族成了洪氏刀板上的鱼肉,有耕种能力的王氏族人,都被派往前线,充当湘军的炮灰,逃的逃,死的死。经过这番折腾,村里王氏所剩已不到十户人家了。

 曾国藩退出祁门后,洪氏怕王氏东山再起,趁洪遐昌升迁九江知府机会,聘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在村后义冢山(洪氏夭折或凶死的族人所葬墓地),找了一块幽坪的绝地,把村里王氏逼到那块地上居住。并在坪口,人为地筑起三个土堆,象征三枚铁钉,取名“牛栏栅”。意思是把王氏几户人家当作耕牛,关进牛栏里,不再放它出来。原来人丁兴旺的东路王村,这时没有一户住在村里了。

 1949年解放前夕,王氏只剩下王毛九、王佑高两户人家,直到1950年“土改运动”后才回到村里来居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被洪氏将东路王村易名的洪村,今天已融进了王、刘、谢、汪、吴等诸多姓氏,成了祁门东路诸姓和谐相处的美好乡村,昔日的大族势力已荡然无存。只可惜村中除桃源溪上的两座石拱桥保存下来外,其他古建筑,都已随赤溪河水西去,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所看到的洪村门楼和沿溪竖起的石栏杆,都是改革开放后建设新农村的产物。

上一篇:泾县东隅王氏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