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公第五子思会公之后裔被发现
璧公第五子思会公之后裔被发现
----王俊
本人王俊,璧公第八子思谅公后裔,属太湖龙山王氏(茂字辈)八仙石支,本人工作地于安徽庐江黄屯镇。因工作需要,经常与当地王家大院人打交道,一年多前,大约是在2015年年底,在与王家大院人王长平交流中得知,他们也属璧公之后,并有族谱;王长平将族谱中的一世祖璧公页面用手机拍照,并将照片给予我看,照片中显示,他们这一宗属璧公第五子思会公之后,当时很感叹新安琅琊王氏之枝繁叶茂,也为在工作地有同宗共祖的族人而高兴,因当时我并不知在新安琅琊王氏中有关思会公的记载情况,也不知道这对于新安琅琊王氏是个新发现,所以,高兴之余,加之工作较忙,没有对此作深入的研究。
今年初,与同在一公司的王家大院王云鹏先生聊天时得知,他们这一支王氏已有近百年没有续谱了,今年开始将重新修族谱,由王云鹏先生任总编辑(该先生曾任乡党委副书记,在当地族人中有较高名望),我则在网上特别是新安琅琊王氏网站浏览了一些有关璧公后裔子孙的相关文章,发现璧公第五子思会公的子嗣没有记载,且璧公的九子二十三孙中没有将思会公的子辈算在内,有人认为思会公卒于阵,有可能没有留下子嗣,还有一种说法是其子嗣可能在山东等等。对此,我及时将情况通报王云鹏先生,并请他将原谱找出来仔细研读后发现,璧公第五子思会公有三子,分别为长子敬仁公、次子敬复公、第三房敬全公。对此,我们兴奋异常,这对研究新安琅琊王氏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找到了思会公这一宗支,填补了思会公在新安琅琊王氏族谱中留下的空白,将璧公九子二十三孙的历史改写成九子二十六孙,新安琅琊王氏的后世子孙更加枝繁叶茂,可喜可贺!
经与王云鹏先生商定,由我与璧公文化研究会联系,我于今年4月底将上述情况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王璧文化研究会进行了汇报,很快得到回复,要求我写一篇文章,将发现的细节,谱书的名称,封面,何年由谁主修,何人保管、联系人是谁等写清楚。为此,我们非常重视,按照要求,我从王云鹏为续谱而收集的老谱中选择出相关资料,为此次发现提供更详细的佐证。
|
从已知的资料中得知黄屯三槐堂(王大)王氏前后共修谱六次,分别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清康熙五十三年(1716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最后一次为民国十一年(1922年),此次发现思会公有三子是在最后一次所修的《黄屯王氏宗谱》中,修谱人为黄屯王氏十八世裔孙王业勤,谱的保管人是黄屯王氏二十二世孙王保友。
|
黄屯王氏当以璧公为祖,璧公之第五子思会公为宗,思会公有三子,名讳前文已述,思会公曾任宣州行营都统帅迁婺源板桥。璧公为第一世,通过思会公第三子敬全公传至第十六世成一公,由婺源板桥迁庐江黄屯。具体时间在民国修谱的谱序中有记载:自元末明兴之际始祖成一公由徽婺而徙潜川,此潜川即为庐江。但是,历次修谱对迁至庐江黄屯是十六世祖成一公还是十七世祖秀颜公有不同说法,民国、同治、乾隆、康熙等认为是成一公,最为详尽的记载当属同治年间修谱的谱序:自始祖成一公由婺迁庐,率丈夫子九长及二八房回婺保墓,三四五六七九房家于东乡黄屯。而道光年间修谱的谱序中则写道:自元明继兴之会,秀颜公游婺迁庐;在民国所修王氏历世谱源中则明确指出由十七世秀颜公由婺源板桥迁至庐江黄屯,黄屯王氏始祖为十六世成一公,十七世秀颜公为成一公之独子,秀颜公则有九子,九子的归属如同治年间的谱序相同。为何出现上述情况,本人认为,从婺源板桥迁庐江之时,成一公应当健在,但按当下的说法可能退居二线,家族之事当由其子秀颜公管理,这从秀颜公当时已有九子,且第八子都能在故土守墓,可以推理当时秀颜公至少在四十开外,成为一家之主理所应当了。因成一公的健在(成一公生卒年谱中失考)、或因秀颜公对其父的敬重,秀颜公迁至庐江黄屯不以一世祖自居,所以,就形成了上述两种说法;至于成一公是否莅临过庐江黄屯,则无从查考,谱中只记载其葬于婺源板桥。
黄屯王氏以成一公为一世祖,已繁衍至二十五世,分布于庐江、无为等地,总人数则难以统计。
此次璧公后裔的新增,本人做了一点有意义的工作,能为新安琅琊王氏做点贡献,深感荣幸,为此,特作《五律》一首,以贺之。
《五律》(中华新韵)
贺新寻璧公三族裔
德芳驻世间,璧祖耀千年。
世代多才俊,子孙广宿贤。
新寻三胄裔,本是一渊源。
识本归宗好,慈荫铸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