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分类文章

运用“避讳”知识解开派语中隐藏的秘密

作者:王炳清  浏览次数:108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运用“避讳”知识解开派语中隐藏的秘密

 

“避讳”不只是在言谈或文章中运用,在祖先们拟派语时也有运用。

提到“避讳”,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避讳”。“避讳”大约始于秦汉时期。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时,改“正月”称“端月”。这可能是因秦始皇名政的缘故,《说文解字》曰:“政”,正也,从文从正,正亦声,故避之。避讳作为一种特有的制度或习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了两千余年。其主要特点就是臣属或晚辈在言谈或文章中要避免直呼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如必须用这些字时,就要采用改本字的方法来表示。“避讳”主要有“公讳”(避君主、圣贤之名讳)和“家讳”(避父,祖之名讳)两种。“家讳”主要盛行于封建社会文人及官僚士大夫之中。

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缺笔法;二是空字法;三是改字法(同义字代本字,同音字代本字)。如被清康熙帝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名“丘”,为了避讳而写作“” ”(右边缺一短竖);汉武帝名“彻”,为避讳,将二十级爵的最高一级“彻侯”改称“通侯”(“彻”与“通”同义);汉景帝名刘启在立他为太子时,有司为避讳而曰:“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以“某”代刘启之名);南齐的薛道渊为避齐高帝萧道成的“道”字,而改名薛渊(空“道”字);公元909年,唐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被后梁朱温封为闽王。建立闽国,都福州。福建沈姓者,避“审知”之“审”讳,改为尤姓;宋仁宗名祯,宋人撰《新唐书》,将唐太宗年号“贞观”写作“真观”或“正(zheng)观”。【《说文解字》曰:“祯”,祥也,从示贞声。“祯”蕃衍于“贞”,同“基因”(贞zhen,故避“贞”之讳。】上面六例皆为“公讳”。至于“家讳”主要是用同义字或同音字代本字,以避父、祖之名讳。

避讳在派语中的运用

派语中与本支密切相关的上源,或父親,祖父,或始迁祖,或世系重要接点人名、字派等。无论哪种情况,往往都在派语首句里,那我就从派语的首句入手吧!

荆门市沙洋县五里草场五房王氏家志公支的派语首句为:“志兴文祖德”。“志”是立派人家志公,“兴”是迁荆二世祖,六十八世兴旺公;“文”则是指忠公的四子,七十六世文仁,文义、文魁、文举四兄弟。“祖德”两派字,在大多数派语中都有运用(不分姓氏),属高频派字,这儿就无需多说了。结合宗谱世系来看,派语中的“兴”、“文”所在的位置十分特殊,均为分支的二世祖,均在直系与旁系,大宗与小宗的首分支处。如图:

 

立派人运用“兴”、“文”作为派字,是为了暗含两者间的这一段世系。我们凭借“兴”、“文”两先祖的派字,在宗谱中就可查找到:68兴旺→69友财→70大贤→71→72子进

→73→74廷贵→75→76文(文仁、文义、文魁、文举)。“文”字辈的四兄弟谁才是本支的上源先祖,还有待弄清,76“文”字辈至81“家”字辈中间的世系及人名还有待考证。

六十八世兴旺公是八十一世“家”志公的前十四世祖;七十六世文公是家志公的天祖,按“避父祖之名讳的称为家讳”的定义,“志兴文祖德”派语中没有要避免的先祖名。

团林王氏始祖家全公是五里草场王氏家志公的二弟(即五房中的老三)。家全公有两子,也有两支派语,长子支的派语首句是:“家志应有贵(注:以“家志”为派语首两字,可能是防代远年淹而失联),次子派语为:“家石国真贵”,上述未弄清的世系,就只能从这两句派语中去探究了!(因为仅有的资料就是派语)

“家石国真贵”中的家石,可能就是五房中老二的名字,结合宗谱来看,“国”是七十八世三国公的国,“贵”或是廷贵公的贵或是七十八世三贵公的“贵”。至于派语中的“真”在宗谱中查不到此名此字,但三国公的第三子名“珍”这不也是“国—珍—贵”吗?在这一启发下,我又查了“真”和“珍”的读音,“真”读作Zhen“珍”也读作Zhen,两字读音完全相同,至此,心中不由得豁然开朗:“珍”公是家石公的伯祖或是叔祖,这不正是用“真”避祖“珍”公之名讳吗?

“家志应有贵”,家志即八十一世家志公;“贵”同上或廷贵公的“贵”或三贵公的“贵”。根据前面以“真”避“珍”之名讳,同样可有:“应”读作Ying“瑛”也读作Ying(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以“应”避三元公次子,七十九世瑛公之名讳,以“应”代本字“瑛”。其世系为:76文义——77——78三元——79应(瑛)——80世失讳——81家志(五兄弟)“世”家宗光的“家”】。

瑛公同前面的兴旺公,文义公一样,也是在分支的二世祖位置,如图:

 

“志兴文祖德”和“家志应有贵”两派语中包含的世系合起来就是6781世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系图:67——68兴旺——76

76文义——77——78三元——79——80□——81家志

 “应”避祖“瑛”之名讳,以“真”避伯祖或叔祖“珍”之名讳。至于“有”谱失讳,“有”是80世,按字辈是“世家宗光”的“世”字辈,按“应有”的“应”是代本字“瑛”,那么“有”应是代世友公的“友”字的,因“有”读作you“友”也读作you,同音,同时,根据“家石国真贵”,“家志应有贵”两派语的结构形式、家讳的定义、历史上众多避讳的实例,我认为“有”就是瑛公之子,就是避世友公“友”的避讳字。

一、 两兄弟派语首句结构形式完全相同。

1)“家石—国真—贵”:“国真”即国珍(三国公,第三子“珍”)——父子关系 。

2)“家志—应有—贵”(2)的结构形式同(1),按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应有”即“瑛友”(王瑛,子世友)—父子关系。

二、家讳的定义:“对于父、祖之名避讳的称为家讳”。在这儿“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祖父,二是指祖宗。祖宗包含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见《现代汉语词典》1530页,“祖”的义项②“祖宗一项举例。)”这儿显然是指祖父,而不是指祖宗。瑛公是家志公的祖父,按定义,“有”自然避讳的就是家志公的父亲世友公了。)

三、历史上众多避讳的例子也都是上两代(父、祖父)。例:东晋著名的书法字、文学家王羲之父名“正”,他为了避讳父名,书“正月”为“初月”;南朝宋史学家范晔(Ye),父名“泰”,他撰《后汉书》改“郭泰”为“郭太”;北宋名相王安石,父名“益”,为避父名讳,他撰写的《字说》中无“益”字;苏洵的父亲名“序”,苏洵写文章把“序”写成“引”,把“序言”称为“引言”,他的大儿子苏轼,北宋的大文豪,他凡遇到祖父的名“序”时,均一律改用叙述的“叙”字,这些例子,都是避父祖之名讳的,还未曾见过避曾祖及以上先祖名讳的例子。“应”是瑛公的避讳字,瑛公是家志公的祖父,“有”就只能是避世友公“友”的避讳字了,且毫无疑议。世友公有五子,五兄弟从“家”字辈另立派语,这就是五里草场五房王氏。

“家志应有贵”、“家石国真贵”两派语中用“应”、“真”避“瑛”“珍”两祖之名讳,用“有”避父世友公“友”之名讳,既做到了尊尊长,又连接了世系,还避免了世系中的人名或者派字近世次重复【瑛—世友—家—志—应(瑛)—有(世友)—贵】这不能不说是先祖们拟派语时的高明之处。

这次,运用避讳知识,解决了几年来,一直想弄清而又无法弄清的世系问题,这无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附一】世系图

67——68兴旺——69友财——70大贤——71鈫——72子进——73——74廷贵——75——76文义——77——78三元——79——80世友


 

【附二】家族史·诗一首:敬允宗支荆南望

伏一伏二侄孙绍,明初迁荆江右来。

开创青冢新基业,不忘乐平旧情怀。

超越时空六百载,绵衍子孙三十代。

古国荆南允公裔,望族首当我三槐。

注释:(1)“六百载”:至2020年实为650年左右;(2)“三十代”:以最低辈分计算约26代至27代;(3)古国荆南:“荆南”也称“南平”,为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所建,都江陵,907年建国,963年归降北宋。

4)首当:首先当是。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