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分类文章

王德兴/新安苦竹港与苦竹桥

浏览次数:344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新安苦竹港与苦竹桥

-—王德兴

新安瑯琊王氏自王璧于唐末徙居祁门邑西苦竹港已有千年历史,具不完全统计新安瑯琊氏族当今后裔已有数百万人。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当天来祁门闪里璧公墓园祭祀的均在5000人以上,祭祀先祖,不忘根源。苦竹港之地名是王氏族谱中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自苦竹港迁到江苏润州的新安瑯琊王氏居住地也取名苦竹港。可现今闪里镇之地域名称中已经没有此地名,探究苦竹港之地理位置也只能到历史遗存和王氏族谱中追寻,从而找到答案。

闪里位居祁门县西,宋属仙桂下乡安定里,元代改里为都,属二十一都,民国称三溪镇,因桃溪(今桃夫河)、田溪(今叶家河)、金溪(又称双溪)三水汇合于此而得名。闪里别名“闪上”、“闪山”,始于清代。相传先民原在文闪河下游居住,地名叫 “车田畈”,就在闪里中学边上。由于此处地势低洼,屡遭洪水侵袭,于是先民于一次的山洪暴发的夜里闪速向上游迁移,居住于现在叫闪里老街的地方,清代至80年代前闪里老街是一处繁华非凡的商业区,素有“上街猪肉下街酒,中间店铺家家有”的民谚。古时,该老街旧有手工作坊和商人百余家,商贾云集,商业繁盛,作家(内行)上闪,外行下镇(景德镇)。族谱记载四房、六房、七房、八房后裔均有迁移居“闪上”。族谱中记载的王氏一本祠就建在闪上。

说到“车田畈”地方,今在(清:同治《祁门县志》中能找到“车田”地名,标注在二十一都县西一百里),已是茶园地和耕地了。走在其中,仍能找到旧时房屋建设的砖瓦痕迹,旁边的高地建有闪里中学和农科站,文闪河绕着车田畈流向浮梁,汇聚昌江,经九江流入长江大河。在大观桥到东至洋湖的公路(省道S321线)未开通前,闪里到江西景德镇的官路绕经此处。再往前走不到1000米的地方就到一处古桥遗迹了。车田也有王氏先祖安葬此处的记载。说明车田曾是闪里先民居住之地。古桥桥名现今没人能知道了,古桥遗迹处于2011年建有一座钢混水泥大桥,从闪里中学直通镇政府与省道S326线相接,紧邻镇政府大楼后面的古官道。地方志《同治祁门县志》中记载:二十一都建有的桥名如下:白莲山桥、桃源桥、陈店桥、苦竹桥(以上四桥明万历县志康熙府志道光府县志同)、永济桥、啟源桥、復源桥、桃源里桥、福济桥。从记载中可知,苦竹桥建设于明万历前。以上古桥除苦竹桥外,均能找到建设的地点或大体位置。现闪里镇之坑口村、七一村、叶家村、桃源村古时归二十一都管辖,二十一都在新安瑯琊王氏族谱记载中是一个重要的起源地,先祖一世祖王璧于唐乾符间授银青光禄大夫检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后出祁门令遂由杭携家就祁门卜居邑西百里之苦竹港居焉,卒于后梁乾化二年,葬住基南苦竹港坡下湾里,系文溪社。明永乐年《祁阊志》卷七先达篇记载:王璧,字大献,邑西二十一都苦竹港人。唐昭宗时,仕至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率郑司徒集兵平寇,民赖以安。本处有墓存。九子皆显宦。其季思谦,为吴越舍人。乡人立庙祀之,号“祈山祠”。新安瑯琊王氏族谱璧公墓图之所处位置地形图标注的就是此区域,与两部祁门县志叙说的地点相一致。图中标注了山形、河流、闪里经小维岭至浮梁、闪里经大观桥、坑口村至浮梁的官路图、璧公住基的位置、房屋建设的布局。族谱记载璧公住房于苦竹港环筑四门:东门建学舍,西门列宾馆,南辟通衢,北门植花木。这南辟通衢就是指的图中标注的官路。

再回说苦竹桥,桥一般与地名有关联。闪里桃源桥位于桃源村的出口,坑口桥位于坑口。苦竹桥与苦竹港肯定是相关联的,建在苦竹港河边连通闪里经车田、苦竹港、小维岭至浮梁。《祁阊志》卷四桥梁道路篇按祁门至闪里途经过的桥记载,邑西桥其中(闪里区域)有:白莲山桥、黄村桥、石岭下桥、陈店桥和苦竹桥。直到同治年间祁门县志中仍然记载有苦竹桥,说明苦竹桥建桥的历史悠久,是存在的。至于何时毁于坍塌或被洪水冲毁,同治年后的祁门历史就没有记载了,因为此桥已经不存在和没有重建等诸多原因,诸不追说其因了。也许是因果关系,盛世时代闪里镇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重点集镇,将苦竹港坡铜锣畈进行开发,更名为铜锣湾,建设为闪里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政务办公区自闪里迁搬于此,积极打造皖戇两省边际文化、经济交流重点集镇,并与2011年于苦竹古桥遗迹处新建了过河交通大桥。从此,苦竹港再次成为新安瑯琊王氏后裔集聚祭祀先祖璧公及发扬光大王璧文化交流的中心,成为新安瑯琊王氏后裔寻根之地,苦竹港与苦竹桥珠联璧合。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