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梓桐村历史文化/王永学

浏览次数:2833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梓桐村历史文化

--王永学

    梓桐村俗名梓桐坞,属皖赣交界古池州府至德(建德,秋浦,今东至)县黎痕古镇所辖的一个古村落。其文化底蕴厚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灿烂的传统姓氏文化;二,优良的家风文化;三,民国初期扬名于一方,崇儒尚德,守望邻里,诚惠桑梓的乡贤文化;四,不畏牺牲,爱党爱国,投身革命的红色文化;五,繁盛于明清时代的佛教文化。

    姓氏文化:千百年来,梓桐这片小小热土先后迁入了十几个优秀姓氏群体落户成村。从宋代迁入的就有东晋名相王导后人新安琅琊王氏和后来的宋左右丞相苏东坡后裔以及周,詹,刘,郑,汪,陈,胡,査,徐,黄等各大名门姓氏,并传承着各家族优良的家风家训而和谐共处,团结互助。

    乡贤文化:东至梓桐,黎痕,元甲山王家子弟皆是新安琅琊王璧后人,他们忙时耕田,闲时读书,崇儒重教,乐善好施,黎痕古街王氏“三碗半粥”长期救济灾民,扶持贫困,享誉皖赣边陲。明清时期元甲山王家办的国学馆远近闻名,东至梅城周馥(后成长为晚清重臣官拜两江两广总督,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奠基人),官港许世英(曾任民国内阁总理,驻日大使,全国赈灾委员长),梓桐王云阁(与许世英同窗)就读于此,众多学子受良美家风教育熏陶,脱颖而出,儒雅有为,在朝野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在乡村为父老乡邻排忧解难。他们时刻不忘帮助家乡办学育人,修桥建路,种种爱国爱乡,诚惠桑梓的美德传为佳话又结出硕果,飘香千里而流芳百年。

    家风文化:梓桐刘氏家谱就有这样的记载,“刘备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经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赢得关羽张飞生死追随,诸葛卧龙的鞠躬尽瘁和人民的爱戴。他临终前将此信条置首位告诫太子:“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他所确立的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标准,已普遍为刘姓及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

    李鸿章重要幕僚周馥爱国爱乡,不但自己“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对子孙要求也甚严,晚年撰六万字【负睻闲语】的治家宝训戒诸幼孙。其子孙人才济济,五世兴旺,中纪委网站将其家风向全国推广,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琅琊王家又是秉承了怎样的家风家训而成为“中古第一望族”得此华夏首望之美誉呢?原来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汉王祥在【训子孙遗令】里留给后代50个字,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后来琅琊王家人无论世事如何变更,无论后代身处何境,都未曾有过一字改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收录的这50字家规涵义是什么呢?是说:“说话做事经得起考察与核实,这是诚信的最高境界;将美好的名声让给别人,自己甘愿背上不好的名声,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自己立业扬名,让父母感到荣耀,这是孝敬的最高境界;兄弟融洽,家族和睦兴旺,这是悌的最高境界;面对财富,没有比谦让更高尚的了。这五点是家人立身处世根本。原文:“夫言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众多优良家风家训,简短列举述之。

    红色文化:综观中国百年近代史,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到甲午海战失败,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华民族饱受了外强欺辱。上世纪三十年代,方志敏领导的苏维埃闽浙皖赣苏区根据地扩展到皖赣边黎痕地区,柳吾真,周成龙,曹光前率皖赣特委,皖赣独立师,苏维埃秋浦县委,闽浙皖赣财政部印刷银行,红十军后方医院等党政军机关相继迁入黎痕,从木塔到黎痕到苏村,梓桐,泥溪,陈镇,永丰,官营,杨林,龙泉各地乡亲百姓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和游击队,跟随方志敏部队进行了热火朝天的土地革命。1934年秋,敌人向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7月6日晚,中央派出红军北上抗日第一先遣队(由寻淮洲,刘畴西,粟裕,刘英领导的红七军团)从江西瑞金紧急出发,主动杀向敌人心脏,执行北上打乱敌军部署任务,捍卫中央红军主力二万五千里战略转移。七军团到10月中旬进驻黎痕苏区休整,张贴标语,宣传我党北上抗日主张,在黎痕驻地补充500兵员后,受中革军委电令赴重溪与方志敏新红十军会师。红十军团临危受命,继续北上与强敌周旋,牵敌主力二十万。风雪飘飘,饥寒交迫。孤军奋战,弹尽粮绝。先遣队仅粟裕参谋长带500勇士杀出重围后继续战斗,方志敏主席,刘筹西师长在怀玉山被俘后英勇就义,寻淮洲师长及众将士壮烈殉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担负了捍卫革命,保卫中央的战略任务。梓桐村就有多名战士在伟大的革命战斗中光荣牺牲。翻开历史,缅怀英雄,我们无比悲恸;展望未来,继往传承,我们奋勇前进。

    佛教文化:佛教文化也是梓桐村一个悠久的历史文化,未曾听说有文人墨客在此驻足题诗,却有明清时代香火一度鼎盛,从皇清道光三年“开善寺”重修碑文可知,坐落于今梓桐村朱湾组开善寺属“双凤朝阳”山川宝地,原古寺建筑面积达二十余亩范围,四邻八乡前往供奉的施主香客络绎不绝,据老人讲故事说到民国初期梓桐晚上也是灯火通明,半夜以后村庄仍有很多行人,说明这儿曾是一个相当于现在的很兴旺的佛教旅游景点。现在古寺后面有一座山叫“和尚坡”,满山都是有古碑文的和尚墓群,凤头,凤尾两座山脚都是的。离古寺两公里的河对岸有一个村庄名叫“寺前屋”,现为梓桐村一个组。从古寺一碑文记载得知清乾隆三十一年,大清巡抚部院授池州府建德县(叶县令)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记大功二次。还可以了解到当时此地佛教文化的繁盛与四邻八乡的老地名,从施主捐助的功德善款还能了解各地姓氏分布信息。也知道以前古寺管辖田地资源达数百亩,山林资源逾千亩之多。听老人说,太平天国时期古寺庙险遭焚烧破坏,是寺住持提前将“开善寺”更名为“开善书院”,把这里设为教书的学堂,古寺山林蜂群飞出蜇伤太平军士兵仓皇而走,古寺才免遭战火,赖以保全下来。

    直到1996年有兄弟二人从台湾携一张毛笔画的古寺图纸来池州黎痕寻访“开善寺”老庙,才知解放前在开善寺唯一一座两进双流檐双天井,后位佛殿的庙堂里曾经住过三年的和尚是国民党一位军官,当时他从庙里突然消失的原因是秘密随国军撤到台湾。已年老不能行走,才让孙子替他寻找当年埋在庙基下的藏物。岁月变迁,古寺外貌已彻底改变,就连古寺门前左右两棵数人才能合抱的金桂,银桂也不见了,无法找寻。兄弟俩在这个村庄住了一晚就走了,村里老人也没有叫二人留下联系地址,说他俩临走时只透露了一句话,若发现当年藏物,可建千座庙。解放后,开善寺房屋分给从外地迁来的社员居住,文革时期,古寺观世音佛像,青铜器的古钟等佛教文物和房子未得到保护。

    佛教文化在沧桑历史的演变中化作了美丽的传说,乡贤的故事还时时在乡亲们口中流传,良美家风的诗句在少年儿童的教室里诵读,革命老歌在红色纪念馆里唱响,伴随着鲜艳的国旗党旗飘扬......梓桐,东至,池州,生我养我的家乡,你是文明厚重文化滋养的家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我们践行人生价值的标准。家乡的美丽,社会的和谐,祖国的富强是村民的期盼,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孜孜追求。

                                                              王永学

                                                           2017年6月20日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