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勒功宝莲山--勒功的起源/王建来
勒功是个古村落,至今还流传许多经典民谣:“冯黄两岸,施叶半街”“上街豆腐中街酒,下街店铺家家有”。可见历史上勒功村族姓兴旺,经济繁荣。
《景德镇市志》记载:“勒功街,位于浮梁县勒功乡。古时,为粤、闽、赣诸省北上及苏、浙、皖南下经商的要道。明朝初,已形成一条长街,有正街、横街、黄家弄、大弄里、启秀门等。开设有酒坊、油坊、屠店、豆腐店、茶号、布店等十多家店铺。还有4个船舶码头,装运窑柴的船经此地(运往景德镇),多时每天有300余艘。清朝年间,驻桃墅镇的巡检司曾迁于此。勒功街是古时浮梁四大古街之一,现基本保持明清时期风貌。”
这段话介绍了勒功街明代街市繁华的景象,村落布局合理,产业功能完备,农商贸易发达。毫无疑问,明代的勒功是一座人口集中、辖区广阔、交通便利、富甲一方的大村落。
那么,古老的勒功,它到底起源于哪个朝代?又因何而得名呢?
勒功村与佛教
勒功自然条件优越,河流交错,沃野山林,适合农耕居住。古人择地定居除了山水田地之外,还期盼神灵的保佑,以期聚气生财,接福纳祥,子孙发达。东汉佛教传入我国,不久,勒功的宝莲山上就有“佛寺”了,于是,“佛”就自然成了勒功先人的“神灵”。所以,探寻勒功村的起源,我们不妨围绕宝莲山上的双峰寺和双峰塔寻找线索。
根据宝莲山上的两块碑刻和《双峰寺公输录》记载,双峰寺和双峰塔均建于北宋初期(1042),由黄叔道所建。黄叔道“官至侍郎”,可见,这时的勒功已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经济、文化都很繁荣。
早在唐高宗乾封 (666-668)年间,宝莲山就有双峰寺的记载,可见这时的勒功村不仅仅是“有人烟”,而是具有一定规模,因为要建造双峰寺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是靠三五户人家可以完成的。
多种版本的史料都记载双峰寺始建于汉元嘉元年(151),有寺庙,就有寺僧,可见,1800多年前,勒功村的宝莲山上就有“炊烟”了。此时,勒功是不是有先民去宝莲山求神拜佛呢?目前不得而知。
千百年来,宝莲山上一直有“佛”,看来,勒功先民与佛教有不解之缘——勤劳善良,慈悲为怀。至于是因为佛教流行而建村勒功,还是因为勒功建村再崇尚佛教,现在很难找到明确的答案。总之,勒功村的起源与佛教有关。
移民聚集勒功
勒功村的起源除了与佛教有关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北方移民南迁。
春秋、战国之后,由于战乱(主要是北方异族入侵),造成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移民南迁: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310),第二次是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755),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1127)。黄山市屯溪区的篁墩就是中原诸姓移民南迁的集散地,其中如勒功的黄氏、叶氏和王氏等姓氏就分别在东晋、唐中和唐末等不同历史时期由北方南迁篁墩再迁居勒功的。
迁住勒功的姓氏很多,目前有据可查的有黄氏、王氏和冯氏。黄氏始祖黄叔季于后唐天成丙戌年(926)由祁门左田迁住勒功。王氏迁住勒功有个辗转过程,五代十国时期(920年前后),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王璧(845--912)三代孙敬成(二房)、敬爱(三房)由祁西苦竹港分迁勒功港西、港南居住,970年前后,五世祖百五、百二再由港西、港南迁住勒功。冯氏始祖冯雄于北宋元佑丁卯年(1087)迁住勒功。
虽然勒功黄氏、王氏、冯氏始祖迁居勒功都有千年历史了,但是,当时勒功已建村且具一定规模,他们都不是勒功村的最早居民,不过是迁住勒功的移民而已。换句话说,勒功村不是起源于这三家某姓氏的定居。至于民谣“施叶半街”中的施氏和叶氏,他们是不是勒功村的最早居民呢?由于目前没有史料佐证,就不敢妄下断论了。
据史料记载:“唐中期勒功称‘镇’,北宋勒功称‘市’,清末民初勒功称‘街’。”
“镇”分军镇和市镇,军镇起源于公元4世纪北魏时代,是指小型军事据点,军镇和市镇相辅相成。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稳定,“镇”成为商业和手工业较集中、县以下的地方行政建制,也就是“市镇”。如果“唐中期勒功称‘镇’”,那么可以推测,唐中期(公元8世纪中叶“安史之乱”前后)的勒功已经比较繁荣了。
另据《双峰碑记》记载:“唐乾封(666-668)年间,大源头建阇黎殿。”唐初勒功先民就在宝莲山建寺庙,可见,勒功建村当不晚于唐初。
隋朝以及隋朝以前,勒功故址是不是有先民呢?目前不得而知。
虽然东汉末年(151)宝莲山上始建双峰寺,但那时勒功故址是否有人居住呢?除了猜测,恐怕也难寻找明确答案。
综上所述,关于勒功村的起源,可以这样推测:由于佛教的传入和北方移民南迁,考虑由建村到发展成规模需要较长时间,应该在东汉末年至唐初之间的南北朝时期(公元4-6世纪),勒功村先民落脚而宿,择地而居,就成了村落。
“勒功”得名与“建功封赏”有关
据王铎先生考证:“唐朝末年,勒功黄姓先祖黄叔季因平乱有功,授以封地,圣旨恩准勒石记功,物勒功以考其成。其意为:把记录功绩的文字刻在青石上,为彰承纪念,由此该封地得名‘勒功’。”
勒功村的得名与黄叔季是否有关呢?
黄叔季(909—?)是勒功黄氏始祖,926年由祁门左田迁勒功街,他应该生活在五代十国至北宋初期,“家居未仕”。唐末黄巢兵乱时(878--884)他还未出生,皇上怎么能“授以封地”呢?因此,勒功村得名当与黄叔季无关。
有的官方媒体仅仅根据《辞源》对“勒功”一词的解释来推断勒功村的得名由来,牵强附会,有失严谨。
村落的名称自有它的特殊含义和命名缘由。勒功,意为刻石记功,也就是建立功勋,这是古代将军为报效朝廷、封官加爵而梦寐以求的事情,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就抒发了边患未平、建功无望、前途渺茫的复杂心情。可见,勒功村的得名应该与建功立业、君王封赏有关。
有一位历史名人,他的身份和征战经历与“刻石记功”有关,他就是新安琅琊王始祖王璧(845--912)。据《王氏宗谱》记载:“王璧因平巢有功,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晚年定居祁门苦竹港(今闪里镇坑口村)。”唐末黄巢兵乱时,他带领部队追剿叛军,本县勒功、经公桥一带曾经是战场。《双峰碑记》也记载“王公大献(王璧字大献)因平巢过,羡地之胜,锡金帛以相寺费。”综合上述历史记载,王璧有可能在勒功“勒石记功”,至于真假几何,因为没有史料明确记载,所以只能是推测罢了。
“勒功”村名,没有姓氏含义,也没有地理特色,蕴含报国情怀和功名色彩,它的由来应该与某位将军(名人)有关,至于是哪位将军(名人)有此殊荣为勒功村而得名,目前只是一个谜。
至于刚建村时叫什么地名——或许就是一个跟田畈山坞有关的如“南田畈”“沿河坦”之类很“土”的名称吧。
悠悠往事,扑朔迷离,斑驳的历史遗迹似乎遗忘了勒功的起源。“冯黄两岸,施叶半街”,优美的民谣代代传唱,何时才能揭开古老勒功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参考资料】《景德镇市志》《黄氏宗谱》《王氏宗谱》和王铎先生《勒市古街》等。
系列历史研究文章《话说勒功宝莲山》三篇到此结束,在考察、研究、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由于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声明】本文资料,请勿用于商业运作。
2020年6月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