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章
修家谱修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桥梁
修家谱修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桥梁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的确,修家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为了搭建家族脉络的桥梁。摊开修好的家谱、族谱,人们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惊醒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的名字。面对着这些祖先的名字,阅读着关于他们的记录,人们可以想象,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曾经有过怎样的人生。虽然他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但是他们的基因和血液,却标记和流淌在后代身上。这种感觉,特别神秘和神奇。
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在没有纸张的古代,古人就地选取合适的材料作为记录家谱的载体。除了甲骨家谱,商代末年还出现了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汉代流行在石碑上刻家谱。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有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侵蚀,流传至今的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
家谱,给每人一个归依的位置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
家谱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了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无论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家家都有一本“账”,姓姓都有一部“书”。
家谱,抢救普通人的历史记忆
通过家谱,菲律宾原总统阿基诺夫人确认了祖籍在中国福建鸿渐村;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后裔;1997年,当朱棣文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时,就通过媒体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祖籍:中国江苏太仓……华人寻根被称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三代以上,不知家史
以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为人所知的学者梁鸿感慨道:“家族文化在历史潮流里不可逆转的消失,却也只能把它看作是自然的过程。”在她的记录里,“大家对家族历史的记忆,常常最多只到三代以内。父亲的爷爷的故事,也许就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常建华觉得,以前不少年轻人听到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就不耐烦,看到家里的老物件儿就觉得过时,对老房子也要推倒重盖,其实都是不明白这些东西所承载的家族文化和历史。城市生活现代化的进程,也进一步打散了失去聚居地、无枝可依的家族文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通过对社区多年的观察发现,“原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逐渐被地缘和业缘关系所代替。人口一直在迁徙,社会流动性也在增加,原来在乡村聚居的家族逐渐分裂,进入到城市里。”夏学銮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人口需要融入新的环境,必然会接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传统家族文化离开了原先依托的社会空间,也就失去了社会文化的土壤。”
家史怎么查
一般而言,能否完整地还原家族人物和历史,严重依赖着材料的丰富程度和完整性。最重要的是当事人、亲人或知情人的口述,从这些口述里会找到一些线索。人物留下的资料、书信、日记,甚至一针一线都很重要,通过这些物体能够还原人物当时的生活情境,能够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品德等。如果家族里的人物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一定的位置,那么关于他的资料多少会在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有收藏。一般民众的历史资料,则较多出现在地方性图书馆和族人手中收藏。接着扩大搜索范围,是否有家谱,家谱有无记载,当地地方志或文史资料有无记载,人物周边的社会关系里有无相关记载和评价,都是完善人物画像的重要材料。
如果家族没有收藏家谱,可以到国家图书馆总馆查阅《中国家谱总目》,详细的家谱则可到国图古籍馆查询。此外,上海图书馆是目前家谱收藏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地方图书馆,目前,各省市区图书馆也都有相关家谱保存。
家谱不再“重男禁女”
近年来,家谱热悄然升温,比之情感、血缘层面的寻根,家谱的诸多价值正日益显现。现代修谱的一些新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修家谱不再“重男禁女”。在封建社会,女人是进不了家谱的。而现在续修的家谱中,开始有新的时代特色,不但女性可以进入家谱,而且优秀的女婿也可以进家谱。在家谱中的位置和篇幅并不以地位论,而是以对社会的贡献来决定。
上一篇:苏三——永城王氏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