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分类文章

血脉情缘—鄱阳瓦屑坝/朱贵安王文孙

浏览次数:544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血脉情缘—鄱阳瓦屑坝

          朱贵安 王文孙


一 瓦屑坝是八大移民圣地之一

鄱阳瓦屑坝位于离县城十公里的莲湖乡境内。瓦屑坝是莲

湖乡的一个村庄,位于乡政府慕礼偏南四公里处。瓦屑坝村由九个自然村组成,居住有19个姓氏,人口3500余人。

瓦屑坝三面环水,地形成半岛状。这里曾是鄱阳湖地区的

水运交通枢纽,水路上通饶州府各属县,下即鄱阳湖。过茫茫鄱阳湖,通过湖口,即达滔滔长江。沿长江顺水而下,可达安徽江苏及上海大城市,逆水而上可达湖北湖南,四川的汉口,重庆重镇。

小小的瓦屑坝,它却大名鼎鼎。朱元璋立国伊始,为了恢

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等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移民政策。于是将大批贫苦而无地的农民或流民,强制移民到因战乱而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人少地多的宽乡之地。朱元璋的移民政策,除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还有其政治原因。在朱陈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的败卒四散逃命后均混迹于民间,这些人如果曰后与当地百姓联合起来反抗,一定会成为动摇明王朝政权的祸患。为剥离大宗大族的势力采取移民,即对宗族人口众多的,势力强大的族群,政府强制迁陟,并分而治之。瓦屑坝就是明初“江西填湖广”大移民的集散地。二百一十余万江西移民,极大多数人是从这里出发到湖广地区的,瓦屑坝是江南第一移民圣地。鄱阳莲湖乡瓦屑坝是具有古陶遗址和中国移民圣地双重文化价值的地方,是鄱阳湖地区的一个文化富矿和含金量很高的品牌。瓦屑坝作为中国古代移民点,它与“山西大槐树”并列为“中华八大移民圣地之首”。明初到清中期,由官方组织的移民,江西饶州瓦屑坝扮演了主要角色,从而成为八大移民圣地之一。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树基的<<中国移民史>>中的结论是:“鄱阳瓦屑坝是湖广一带地区移民一致认同的根。”

元未明初,饶州大移民人数之多,根据<<明史>>,<<明太

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与<<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仅洪武三十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移民达二百一十余万人。其中,饶州移民近百万人,而江西移民绝大多数人是从饶州瓦屑坝迁出的。从江西各地和饶州各属县来的一批又一批移民到瓦屑坝集中后,在瓦屑坝乘船驶入茫茫鄱阳湖,驶进滔滔长江,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牵挂与痛苦,走向未知的地方。后世史家称之为“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瓦屑坝”与“大槐树”并列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首。中国多位研究移民文化的史学家,专家学者都一致认同瓦屑坝是移民圣地。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树基认定瓦屑坝是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认定“鄱阳瓦屑坝是湖广一带地区移民认同的根”。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称:“鄱阳瓦屑坝是安庆地区和其它地区饶州移民一致认同的根”,又说:“瓦屑坝一一安徽,湖北人的根”。可以说,瓦屑坝不仅是专家学者认同的移民圣地,更是无数移民后裔心中的圣地,梦中的故乡。

二 瓦屑坝移民的路线和流向

明初大移民声势浩大,地域广阔。北方主要从山西移民到

河北,山东,燕京等地。南方主要定向“江西填湖广”。从江西移民到湖广地区的移民人数据<<中国移民史>>中统计,在洪武间的三十年中,移民人数达二百一十余万人。在这二百一十余万人中,有近百万人是饶州人。从江西迁出的移民极大多数移民,是从饶州府鄱阳瓦屑坝迁出的。瓦屑坝是江南第一移民集散地。

瓦屑坝移民当年是怎样从瓦屑坝迁陟出去的?民国二十

二年湘乡<<龙田彭氏族谱>>详细记载了他们家族迁涉过程:公于洪武二年己酉卜陟湘乡,父子兄弟叔侄男女共22人,十月初六日起程,初九日至临江府,初十日在皇叔署领票,在曹家埠登舟------计自初起程,凡二十余日,所至皆挂号------。从他们举族迁陟过程,我们发现他们在迁涉过程中,出发前须“在署领票”(即路引,也就是通行证),沿途须验明身份,“所至皆挂号”,到湖广落脚后,也要“立清界限,报上登籍”,即移民自始至终都在官府的控制下。

移民的线路:古代的通行主要是走水驿或陆驿。鄱阳瓦屑坝

至湖北走水驿,饶州府迁往湖北的移民是从鄱阳县(府治地)瓦屑坝上船,经都昌至湖口。从湖口至黄梅县,或从湖口进长江后,沿长江逆水而上190里到黄州,220里到蕲州,235里到汉口。这就是所谓从瓦屑坝出发到湖北的水上路线。

瓦屑坝移民的流向: 在明初声势浩大的移民中,移民的流

向史书上未做详情记载,地方志中也只有片言只语,以至数百年来,移民后裔无法准确地说出及找到自己的“根”在何处及始迁祖地。

我们研究民族历史文化时,主要依据民族文化的三大支柱:

国史,地方志,家谱。一个朝代的大移民,史官本应有详细的记载,而明初大移民声势大,范围广,且记载甚少,这自然有其诸多原因。然而,历史是不会被忘记的,庆幸的是家谱中记录了明初大移民的史实,记录着饶州瓦屑坝是明初大移民移民后裔的“

根”,瓦屑坝是瓦屑坝移民梦中的故乡。

家谱是家庭的历史,她记载着家族的起源,发展,迁陟,

定居的时间及地域,写明家族的根及家族的来龙去脉,标明该姓氏祖先的始迁祖地及定居地。我们研究瓦屑坝移民的流向,主要依据民间的各姓氏宗谱。我们共收集到近800余部宗谱及宗部资料,在这些宗谱及宗谱资料中,移民后裔都记载他们的根在瓦屑坝,都自称自己是“饶州人”和“瓦屑坝人”,在安庆地区,安庆市图书馆有谱36部,其中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家谱有18部,占移民总数的50%。安徽桐城有族谱63部,其中20%家族的始祖来自瓦屑坝。安徽宿松县,该县256个氏族,其中有82个氏族明确记载来自瓦屑坝。

从安庆收集到的安徽各地家谱资料中,我们发现瓦屑坝移

民流向安徽的移居主要分布在合肥 肥东 肥西 凤阳 桐城 长丰 潜山 宿松 太湖 安庆 怀宁 池州 贵池 枞阳 青阳 六安 寿县 黟县 舒城 滁州 望江 东至 芜湖 含山 巢湖 无为 泾县 岳西 歙县 休宁 旌德 当滁 繁昌 庐江等34个县市区。

湖北东北区136部族谱中,迁自江西的有110族。东南区

69部族谱中,迁自江西的有49族。迁自江西的族中,大部分是迁自饶州瓦屑坝的。麻城市对从19个乡缜办事处收集到的124个姓氏的125部族谱进行前清麻城入籍迁移情况的调查,迁入麻城的始姐有132人祖藉在江西,其中饶州府最多,占整个迁入麻

城的移民总数的87%。

从收集到的湖北宗谱中,我们发现瓦屑坝移民流向湖北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武昌 黄州 黄石 麻城 孝感 安除 荆州 罗田仙桃 监利汉阳 黄冈 英山 襄阳 寿州 天门 襄樊 鄂州宣城 新州 黄梅 沔阳 蕲春 黄安 红安 阳新 赤壁等28个县市区。

另从收集到的湖南各地家谱资料中,发瑰瓦屑坝移民流向

湖南的移民主要分布在: 长沙 岳州 邵阳 岳阳 南县 永州武陵 零 陵 辰州 常德 宝庆 靖县 郴州 平江 衡源浏阳 华容 桃源 攸县等19个县市区。

另外河南光山 固始 商城 横川 信阳 金寨及四川重

庆 巴县等地区均有迁自瓦屑坝的移民。

三 百家百姓 同根同源

从湖广地区各地收集到的家谱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 百

家百姓在同说一个“根”,那就是“瓦屑坝”。一个家族的家谱中,攀援名人,夸大先祖官职和业绩是常有之事,但先祖在家谱中说瓦屑坝是他们的根,这是真实可信的,其一,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把”根” 看得很重,不会轻易肯定自己的“根”在哪里,这关系到一个家族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所以移民后裔相信先祖的说法。其二,安庆不少人的家谱中说根在瓦屑坝,谱中记载着:“先世居鄱阳瓦屑坝”或“饶州瓦屑坝”,其实这不仅仅是安庆移民的家谱中这样说,而且在合肥,宿松,池州及湖北,湖南,河南乃至四川,贵州的移民家谱中也同样记载着“世居饶州瓦屑坝”字样,试问,那有天下百家百姓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撰修的不同家谱中同说一个谎话的道理。百家百姓,同根同源。瓦屑坝是明初移民的血脉缘头,是明初移民的“根”,瓦屑坝是亿万移民后裔寻根问祖的圣地。

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当年从瓦屑坝出发的

百万移民背井离乡,告别故土,奔向他乡创造新天地。时至今日,移民后裔绵延繁盛,遍及安徽,湖北大地。移民后裔续家谱,认祖籍者有之,迢迢远归,虔诚拜竭者有之。每年,在瓦屑坝都有数百人,带着他们的家谱来这里追根溯源。移民后裔来到瓦屑坝后,他们都手捧故土或瓦屑片,情不自禁地说:“回家了!终于回家了!”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恋乡之情,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四 寻 找 梦 中 故 乡 ------ 瓦 屑 坝

600年前,瓦屑坝移民是怎样从富之饶州迁涉到荒无人烟,

满目疮痍的湖广地区的,他们经历了怎祥的生离死别的炼狱的磨难?我们在麻城的一本<<余氏家谱>>中找到了佐证。<<余氏家谱>>中留存下一篇<<二世祖君义公迁麻城遗文>>,文中转述了他父亲余万五自鄱阳瓦屑坝迁湖北麻城的历程。从<<遗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移民先祖在“兵燹之忧,曰无宁刻”的曰子里被迫长途迁移,经月余山遥路远的跋涉抵达武昌时,然武昌仍战火纷飞,“干戈如故”,他们不得不再他迁。就这样,先祖们如无根的浮萍,像风吹四散的蒲公英,被无情地抛弃在大劫后的荒无人烟的苍凉之地。风尘逆旅,艰险莫测,给迁陟者心中留下了刀刻般的伤痕。故在遗文中说“儿记之,以遗后人” 。当年从瓦屑坝迁出的移民,绝大部分移民没有文化,在异乡,他们为生存,为创业而辛勤劳作,一代又一代都是如此。移民先祖正因为没有文化,加上辗转迁陟,巳无法记下始迁祖地。“我从哪里来,故乡在何方?数百年来,移民后裔迷失了方向,眼前一片茫茫,只有一点点亮光,闪烁在遥远的前方”,这就是先祖们脑际回荡的“堆满瓦屑的岸坝”。于是,瓦屑坝成了先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

我国的家谱在宋,元,明时还不普遍,清代才是家谱编修

的兴盛的阶段,修谱成了中华民族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到了民国初期,活动持续高涨。从巳发现的移民家谱中,我们发现,这些家谱极大多数都是清朝时编修的,有的甚至是民国时期编修的,编修家谱时间距他们先祖明初移民时间都在三四百年左右。他们在三四百年之后编修家谱,唯一的依据只是先祖的“一丝回忆”及先祖几代人关于根的模糊不清的口传。凭着这”一丝回忆”及模糊不清的口传,他们认定瓦屑坝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始迁祖地”,并把它写进了传世的家谱中。瓦屑坝移民在湖广地区的广泛分布,造成这一地区人人皆说“瓦屑坝”,族族皆称“瓦屑坝”的局面。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瓦屑坝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的根。

认祖归宗,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殊

情结。移民们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他们念念不忘根,念念不忘“我是瓦屑坝人”。移民们离开了瓦屑坝,但没有忘记瓦屑坝。“堆满瓦屑的岸坝,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那里是我先祖的故土,那里有我同宗的亲友”。数百年来的寻根愿望,始终没有停止过。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一篇文章,一个博客,都会引起无数移民后裔的共鸣。他们在呼喊着:“瓦屑坝------安庆人的根”,“瓦屑坝------我梦中的故乡”。他们有的走进了故乡瓦屑坝,圆了寻根之梦。有的正踏上问祖之旅,期盼着“瓦屑坝------让我们血脉再相连”。瓦屑坝村每年都有数百人来到瓦屑坝寻根问祖,有的几个人同来,有的几十个人同样,他们都带着家谱来到瓦屑坝虔诚祭祖,访祖寻根,

2009年12月5日,合肥的“江西瓦屑坝寻根之旅”是合肥

晚报及合肥,安庆等六家电视台联合组织瓦屑坝移民后裔来鄱阳瓦屑坝寻根问祖的。寻根问祖之旅共叁拾余人,他们一踏上瓦屑坝土地,就激动得热泪盈框。他们一字排开,打着“江西瓦屑坝寻根之旅”的红色横幅,向瓦屑坝乡亲们问好,并连声高呼:“我们回家了,“我们回家了”。然后他们点上香烛,燃放鞭袍,跪地祭拜祖先,齐声高喊着:“瓦屑坝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的根,我们终于回家了!”寻根之旅的移民后裔迢迢远归,赤子之心,恋乡之情,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五 瓦 屑 坝 移 民 后 裔 精英

在明洪武年间“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中,从饶州瓦屑这

个集散地先后迁出了近百万饶州人,这批移民,在湖广大地上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拓自己的新家园。

大批饶州移民涌入湖广地区,人口的大流通,大融合,带

来了优生优育和地区文明的加速进化。明清两朝,安徽,湖北人文蔚起,高官迭出。从瓦屑坝迁至安徽桐城和湖北麻城的移民中,张,周两姓的后裔明时冠带袍笏,不胜枚举,后遂成为当地之望族,巨族。

迁安徽桐城的移民中,以宰相张英家族最为显贵。桐城<<张氏宗谱>>记载,始迁祖至五世张木均为草民。自六世张淳起,张氏子孙济济科甲,科举蝉联,累世簪缨,高官迭出。九世祖张英官至兵部侍郎兼詹事府,宰相。十世祖张庭玉,官任礼部,户部尚书,拜文渊殿大学士,宰相。张廷玉与父张英齐名,人称“父子宰相”,可谓“盛极一时”。

湖北麻城周氏是饶州府鄱阳县游城板桥的移民。据麻城

<<周氏宗谱>>记载,始迁祖周受六,周受七刚到麻城的开创之初,艰辛备至。后四世孙周鉴首开周氏科举之途,中举,中进士。后他们的子孙科举蝉联,簪缨联出。仅在明朝的两三百间,周氏中举人40人,考中进士的13人。真乃冠带袍笏,名冠朝野。

李鸿章,瓦屑坝移民后裔。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而又颇具争议的人物。李鸿章安徽合肥人,合肥<<李氏宗谱>>载: “吾族李氏本出自许家-----”。合肥<<槽坊许氏宗谱>>记载,先祖从江西瓦屑坝迁来肥西磨店。至清初,因同邑李心庄(九世祖)无子,将姻亲许光照四子过继为嗣,起名李慎所。世代耕读为业,直到1838年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开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1847年,李鸿章中进士,其兄李翰章后赐进士出身,故李家有“一门三进士”之称。

段祺瑞,民国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曾集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于一身。段祺瑞安徽六安人,后迁合肥。其祖籍江西鄱阳。在“江西填湖广”的移民大潮中,其先祖由瓦屑坝移民湖北英山,再迁寿州,转安徽六安,后定居合肥西乡城西桥大陶岗。

邓稼先,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安徽省怀宁邓氏家族人,据怀宁县<<邓氏宗谱流序>>载: “始祖邓君瑞原籍江西鄱阳瓦屑坝,于明初迁至安徽怀宁白麟坂居住,遂为怀宁耕读民,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为其十三世孙,十七世孙邓艺孙为著名教育家,十八世孙为著名美学家邓以蜇,“两弹元勋”邓稼先为其十九世孙。邓稼先在他的<<回忆我的父亲邓以蜇>>中说,其远祖邓君瑞原住江西鄱阳县郊外的农村(邓家),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潮中,由瓦屑坝集中迁往安徽怀宁居住。

叶笃正,安徽安庆市人。叶笃正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学术巨匠之一,中国大气科学界及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据<<怀宁叶氏宗谱序>>记载: 元朝未年,有叶仁钦其人,自江西饶州瓦屑坝移民安庆境内,定居安庆西门沟儿口,是怀宁县叶姓一世祖,叶笃正是叶氏家族20世孙。

严凤英,安徽安庆人,严凤英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人民艺术家。据桐城<<严氏宗谱>>载: 罗家岭严氏一世祖三兄弟三人,于明代从江西瓦屑坝迁来。老大落脚桐城河东,老二严富春定居桐城罗家岭,老三严春谷定居怀宁五横。严凤英是瓦屑坝移民严富春的罗家岭分支一脉。严凤英本名严鸿六,是“鸿”字辈。

 


江西省鄱阳县鄱阳湖文化研究会

瓦屑坝根亲文化研究分会\谱牒研究分会会长朱贵安 供稿王文孙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