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正/徽州古村系列之红紫
古赤名家
——徽州古村系列之红紫
王曾正
红紫是个自然村,位居祁门西乡闪里叶家村,现辖红紫、金家口和金村屋里三部分。据《金氏家谱》载:红紫古称金溪或双溪。双溪金氏始祖华公,周授朝散大夫,为唐代新安通判金廷烈四世孙。他于唐末由歙县篁墩(今属屯溪区)迁至金家口。始祖金华曾祈祷占卜,认真察看红紫地形,认为此地风光优美,水源溪流颇好,遂在此定居。宋代以后又由此分迁建德(东至)、石埭(石台)、庐州、青阳、鄱阳、浮梁等地。金溪自始祖华公奠基以来,子孙发达,兰桂腾芳,如瓜瓞之绵绵,若螽斯之蛰蛰,人才宏博,异常强盛,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携着春天勃勃的生机,我们开始了寻访徽州古村落之旅。车过祁西重镇闪里,沿大毛线过向阳桥行里许便是红紫道班,继续前行过青云桥,越新安山可达新安乡,直至江西西湖。从道班右拐是一段机耕路,沿途山坡的茶园飘着缕缕清香,金黄的油菜花在金色阳光的抚慰下越发显得娇嫩,蜜蜂和蝴蝶伴着和煦的春风起起落落。一进村便是一排密密匝匝的古树,屏障一般将整个村落挤在狭长的山谷之间,它恰似一幅优美的村野风景画,让人领略一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古木群以枫树居多,枫树高大而古朴,每逢秋季,火红的枫叶恰似天边美丽的彩霞和着农民火红的庄稼、火红的喜悦绘成红紫一道亮丽的风景。若遇雪天,天地白茫茫一片,成片枫林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古称此景枫林霁雪,有诗为赞:“千株乔木倚云边,雪满林枫锁万烟。眺望应征为国瑞,披图可兆是丰年。要知高士延生术,唯访山阴夜棹贤。骀荡春光红日近,定然化作禹门川。”走近村庄,但见东西两向各有一小溪穿村而过,溪流呈“人”字形汇合于村口,溪水潺潺,千年不息,这便是双流金氏的得名。月夜,皎洁的月光轻盈地拂照清澈的溪水,伴着溪流银光闪闪,煞是美丽!古称此景双溪明月,红紫六十九世玉和公金盛有诗赞曰:“神峰壁立水迴旋,飞舄王桥就此迁。百里循良千岁祀,一输皓魄两溪圆。慈祥自是贻庥远,清白于今奕世传。最爱扁舟乘兴夜,波光交映碧云边。”“最爱扁舟乘兴夜,波光交映碧云边。”不知是古人浪漫使然,抑或红紫先人有吹嘘的嫌疑,这溪水泛舟还真要有些本领!如今多数地方水深不过腿腕。然而正是这清可濯缨浊可足的溪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红紫人。
听村中老人说,古时村西溪畔原有一座八角楼亭,此亭建于明代,古亭砖木结构,亭旁有文星阁,有诗为证:“人杰由来本地灵,攸居卜吉构楼亭。双溪荫聚花光碧,八角芳寻草色青。槛外风云随磬响,门前日月有车停。凭谁诗酒同怀客,选胜身疑在画屏。”今日楼亭不复存在,废墟上早已建起了民宅。进入村中,道旁有古井数口,井沿疯长着苔藓,村民现都已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但这些古井却恰似一个个白发皤皤长须飘飘的历史老人在检视着人类文明的履痕。漫步村中,道路皆青一色石板铺筑,巷道曲里弯拐,宽的可通板车,窄的只容一人通行。有些巷子走着走着像似进入一个死胡同,而你走过逼仄的通道一折便又豁然开朗。
倘若沿大道走很快便见双溪金氏总祠天合堂,此堂始建明万历年间(1573—1619),重修于清光绪年间。从村基图可知,除天合堂外,古时还有义文堂、庆和堂、易简堂、护福堂、余庆堂。天合堂祠名源于古文“后人之天伦和合即其命意欤。”天合堂三面临宅,一面背山。山后茂林修竹,诗颂:“风敲修竹传清韵,月落低松泛碧樽。”祠堂前方有圆门两扇,相向而开。入圆门,祠前有空地一块,前方是照壁。旧时上祠堂要跨三步石阶,石阶两旁有木栅栏护守,七七四十九根。护栏后向便是天合堂的大门,门上贴有一副楹联:“恢先绪子振齐声,起宏图仁腾浩气。”门额上原悬有一匾,匾上书有“同仇敌忾”、“古赤名家”八个大字,呈上下两行排列。如今匾额、栅栏不再,只是祠前的石鼓保存依然完好。石鼓正面是猛狮、云燕、麋鹿等动物;背面是似马非马似驴非驴的怪兽,另有壁虎3只,壁虎造型逼真,首尾相咬,似在嬉耍。推开天合堂大门,内堂开阔,布局严谨。旧时堂边有怀恩楼,前方是丹墀,后向是天井,四水归堂式。古时天井前方左侧是遗书,右首为祭器,祭器旁有一小门。天井后向是归乐堂和寝室,左右相是配享。过祠堂前行,是村西的小溪,就是双溪中的一支,此溪名曰金溪河。小溪两岸是条石垒筑的堤坝,亦作田畔小径。信步河畔,不觉心胸俗尘郁气渐渐袅为薄烟轻云。诗曰:“何年砌石纪功成,水绕山环聚族盈。”金溪河上横跨安福桥,桥不宽,长约四米,古朴而典雅。远山、近水、古桥、蓝天、白云、田野、耕牛……构织成一幅幅流动的五彩缤纷、浪漫抒情的风情图。古诗云:“结构层桥属孔衢,好将文笔及锋储。长途有客曾题柱,古道何人并绘图。陌路纷纷容万马,溪涛滚滚洽双凫。欣逢朝霁夕阳后,杖策来游不用扶。”过桥沿小河溯流而上,可达金山坞。途中鲜有行人,山野显得幽静,杜鹃花从山麓至山顶次第开放,缤纷灿烂,丽若云霞,香气袭人。杜鹃花儿花色分为两种,山脚是丰姿艳质的火红,山腰则是浓淡相宜的紫红。杜鹃花的颜色也许就是红紫村名的另一个来由。
从金家坞沿山间羊肠小道可达新安山,《江南通志》载:“新安山奇异众山,郡名新安取此。”新安岭头古有大雄宝殿,从岭头经石板道可下至新安乡,古诗《新安孔道》云:“层峦叠嶂几登攀,郡号新安是此山。屈曲天梯千仞上,往来人迹万峰间。风清茗室泉流涧,月照禅林树掩关。传说当年曾设御,团防著绩宠荣颁。”当你屹立山巅,与奇峰对语,临古松长吟,拥抱自然,人山一体,天人合一,蕴藉无穷。山中翠绿欲滴的苍松、枝叶扶疏的灌木,犹如画师调就的彩墨,将山峦涂抹得浓淡有致,多姿多彩。走在新安岭山间小道,见彩蝶在丛林中翩翩起舞,煞是美丽。民国时期的丁治明先生《登新安岭看良禾诸峰》云:“红紫村头鸟放歌,新安岭上蝶婆娑。夕阳黄遍良禾树,万叠祥云拥碧螺。”新安岭有数条小道可下达金家坞,听村民说金家坞古有阳府寺和汪王庙。诗曰:“山势萦于一径斜,水烟深处梵王家。”今日寺庙不见,庙旁的水渠保存依然完好,可供村民灌溉之用。《下坞耕耘》诗曰:“杜宇春啼气象新,幽风田畯喜勤民。晓行阡陌云为伴,夕卧蓑衣月作邻。乐道春耕伊尹志,遗安又种庞公亲。农家鸡黍如相赠,晋接洙贤遇丈人。”从诗中不难看出旧时农民的辛劳,可也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勤劳纯朴善良的劳动人民书写红紫古村昨日的辉煌和今朝的灿烂。
红紫历史悠久,古有八景:双溪明月、古树五音、花圃长春、石岭浮峦、大坞耕耘、神峰耸翠、芳塘秋色、枫林霁雪。但这些景观多半已毁,有的甚至难寻其迹,现代的民宅和村舍早已淹没了那段丰厚的历史。然而历史的记录并非白纸上的几行字墨,形去名在的景致却永远留存下来并将永久传承下去。
红紫自古以来,钟灵毓秀,英才辈出。由此分迁他乡及外邑者多衣冠俊秀和名家大族。金溪始祖华公父亲佩公曾官任庐江令。佩公之弟伦公有四子日安公、日迁公、日升公、日进公。日安公乃懿宗咸通9年(868)戊子叶京榜进士,乾符6年己亥(879)授浮梁令。时值黄巢乱浮,日安公筑险保民留治十七载,以功升检校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使,后赠金紫光禄大夫,妻子范氏被册封越国夫人,有诗为颂:“铜章分得子男权,抚字昌江十八年。人物保全阴德厚,至今庙食旧山川。”日迁公为辛卯科进士,官任彭泽尉;三子日升公曾任江南右命先锋使;四子日进公乃南唐状元,诗赞:“下笔翩翩如有神,少年书易两全身。一魁里选登荣日,独占南朝第一人。”明清时期金氏族人有进士金福祯、金方升、金达、金瓯、金绍等。六十九世玉和公明奉直大夫金盛进士,于明宣德九年(1434)授山西朔州知州,后任陕西华州知州,正统三年(1438)致仕荣归。进士金瓯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官任工部员外。金福祯乃汝器公长子,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后官任茶陵州知州,福祯公平生好学深思,诗文超凡脱俗,致仕后政声显著,被时人奉为楷模;金方升嘉靖十八年(1539年)赐进士中宪大夫,福建提刑按察司副使;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更是金氏族人值得骄傲的日子。双溪的金绍、浮梁英溪的金达与六安州(英溪的分支)的金瓯三人同登进士。金达丙午乡举第三,丙辰会试第一,当时正值严嵩弄权,金瓯邀金达私下拜见严嵩,刚正率真的金达硬是不从。于是严嵩录其为二甲,明世宗亲发策问,将金达擢为一甲,并授翰林院编修,后擢国子监司业。金达天性孝友,朴质长厚。族人如有忤逆者,金达便将他召来从容谕之,以致其人深深感悟,终身愧见金达。金达科举中的是探花,即进士第三名,这下非同小可,以致一场旷日持久的籍贯之争便从此开始。由金溪迁往江西德浮峙滩英溪的金氏后人宣称金探花是江西人,金溪族人却说金达为红紫人。据红紫退休教师金松如说这里面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浮梁英溪与祁门金溪同出一祠,英溪是清乾隆年间金溪分迁他乡的一支。旧时两地村民常走亲戚,一日金溪一小男孩去江西浮梁英溪外婆家做客,孩子顽皮不慎跌落舂米碓臼里,死了。英溪人心想这下可闯了大祸,怎样才能向双溪族人交差,于是召集族人商议对策,然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可谁都没想出一个两全的对策来。这时有一长老亮开嗓门说道:“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下可提醒了众人。找一小男孩作抵赔,不啻为良策,于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就这样糊里糊涂地送到金溪,这小孩便是日后中了探花的金达。也许这只是一段戏言而已!人一旦出名自然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李白籍贯之说由来已久,从未停息。据《金氏家谱》载金达为德浮引京人,《金溪家谱》说金探花是英溪人,红紫村民说金达是金溪人。而德浮引京与英溪同属一个地方。金达籍贯是江西的可能性比较大些,至于男童抵赔事件可视为金溪族人自圆其说的一种托辞。金溪八十五世衣孙金可炘敬书赞达公云:“我星桥公文字之宗,性纯孝友,心鄙奸雄,名成身退,可达可穷,千载而下令人想见其仪容。”
红紫先人除却聪颖慧质外,自古以来独具秉资耿介赋性坚贞这一特点,青年男子人人神勇慓悍,年轻姑娘个个坚贞不屈。祁西民谚云:红紫打油多一墩。说的就是红紫村十分强盛,村民特好强,上街买东西,店家不敢蒙骗欺诈,打油都要多给一些。也有另一种说法,红紫自古以来出美女,年轻姑娘个个出落得水灵乖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打油的店家也不例外,一心落在姑娘苗条的身段或是姣好的面庞上,自然忘记打油的墩数。两种说法各执一端,不过持第一种说法的人数居多。红紫天合堂门额“同仇敌忾”四字的来历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仇敌忾”它追忆的是咸丰年间红紫村民抗击太平军的事迹。金溪家谱《长春公》载:“……咸丰癸丑春,粤匪犯皖,蹂躏滋蔓。公曰:‘虽无为国之才,尚有忠君之志。’丙辰贼窜历口,旋踞各都,公即挺身出从团练,与贼交锋。因贼众,民团力穷,遂遇害焉……”。长春公杀身取义,他为民众免遭涂炭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的那种精神的确值得后人效仿。据《金溪金氏团防纪略》载:“……溯自粤贼肆恶大江南北,蹂躏几经。咸丰四年春延及我祁,徽属倡起练勇,攻退后,并拔勇分守各岭,而新安岭亦与守焉。秋七月,贼自建邑踞浮邑磻村与岭附近,维时岭之勇恐贼众难敌也,竟拔营而灒去之。而金溪居人独倡率同族,各持器械赴岭守险以为之御。旦遍树旗帜,时击金鼓历数,尽夜皆然。其口男则由合族祀众给发,以故贼知团防之谨不敢侵也,倏为之远徙焉。时杭嘉湖道徐扎营徽属,不数日,闻其事乃整旅赴岭踏观形势,知为金溪之功,除劳慰外,特赠以‘同仇敌忾’额,为其族光至今,门祚与有荣焉。由是各大宪谕各地方团练,而金溪居人为团总为团丁者益同心协力。六年秋,贼由榉根岭踞我乡历口,合乡齐集团勇,而金溪亦奋勇争先,俾得大获胜仗,杀贼无算。佥曰:‘此义举不争功,而以加学归功于合邑。’邑侯匡申奖其事,准请以加广文武永远学额各二名。其为禀请首功者,则金庠生诏公班俊公等也。七年秋,贼又由榉根岭窜及我闪上一带地方,金溪乃率团勇与贼交仗于村口,力战不退。虽贼众勇寡至被掳者、遇难者不下数十人,且沿村内外居屋及寺观阁庙与庄屋等计数十家并遭焚燹……同治三年夏,贼由赤岭分窜,其团勇亦如初,故遇害者有之,遭燹者有之,惟金村口房宇则焚火毁过半焉。今即军务休暇,粤匪削平,总计上下十余年间,金溪团防之略有难胜纪,惟是父老犹能记忆,志书且有明文其流传不朽者,自在天壤也……”从冗长的志文中可见当年红紫团防与太平军的厮杀何等激烈!按历史的观点来说太平军是革命之师、正义之师,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他们打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旗帜,这种口号是非常鼓舞人心的,这种理想是十分美好的,值得肯定。然而一切制度制定的初衷与实际操作往往发生偏差。记得有一媒体曾揭露:破坏古徽州的最凶者首推太平军。《和城金氏重修谱叙》载:“……西兵灾起东土坵墟,被掳流亡莫可纪极,迨同治癸亥大兵克复,奉召归来查点男女人数不及十分之四,且类多衰老冲幼疲癃残疾之人栖身无屋,糊口无资,救死不赡……”红紫本是一个桃花源式的古村落,双溪的先民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金溪自古以来干戈不见,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不想平静的生活被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所忧乱。在祁门活动的太平军(尤其是余部)烧杀掠夺的对象不仅仅是豪强和富殷者,贫穷百姓亦不放过,树敌太多自然也使太平军陷入人民战争这一汪洋大海。也许这就是小农意识异常浓厚的太平军在盘踞了大半个中国的大好形势下,而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农民出身的洪秀全、杨秀清发动了农民力量,却没有很好地掌控这支力量,不能不说是历史一大悲哀!“何日兵威如破节,好将消息报平安。”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古老的双溪村民为悍卫尊严,保护家园,为使族人免遭涂炭奋起抗争,也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也许这就是所谓历史的矛盾或矛盾的历史吧!